消费升级+本土特色 五一来四川体验消费“新”与“热”

川观新闻 2023-05-29 22:57:48

“五一去哪儿玩?”“就在省内吧!看大熊猫、吃火锅、听川剧!”……

距离五一小长假还有几天,张丽和闺蜜杨静就迫不及待地在安排行程。往年小长假,她们都会选择出省旅游,这一次她们决定留在省内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和她们一样选择在四川过五一小长假的,还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们。多个OTA平台数据显示,成都入选今年“五一”热门目的地。在美团、大众点评上,四川省“五一”期间的住宿、景点门票、交通等与旅游相关的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近300%,其中成都热度高居全国第四、全省第一。

浓厚的消费氛围已逐步升温,我省具有“安逸”特质的地域性消费特色场景已然兴起,一线市场呈现出“新”与“热”——各大卖场花式引流、房企活动层出不穷、车企优惠力度不减、餐饮打榜乐此不疲、酒水促销再次发力……

以“数”观“形”。四川消费活力企稳回升,经营主体信心加快修复,多项高频指标显示出经济回暖向好态势。此次五一小长假,势必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,人流、物流、商流、资金流将加快恢复,市场活力不断释放,各类消费场景将持续传递十足的信心。

四川消费之“新”:本土特色浓厚,消费场景融合创新、多元包容

日前,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了《关于实施“三品一创”消费提质扩容工程 加快培育“蜀里安逸”消费品牌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鲜明提出打造四川独具特色的消费品牌——“蜀里安逸”。《意见》编制实施消费新场景5年培育计划——到2027年,全省打造200个生态绿色、创新融合、多元包容的“蜀里安逸”消费新场景。

如今,巨大的四川消费市场中,颇具本土特色的消费新场景正在渐次推进——

春暖花开时,全省各地将美食与赏花结合在一起,成都崇州、金堂、龙泉驿等地纷纷推出在花海里吃火锅,眉山、广元、乐山、雅安等地也将当地美食搬进田野。外来品牌积极融入四川市场,必胜客、肯德基主动创新,与四川特色美食紧密结合。

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夜间经济,成都“夜游锦江”、南充“夜游嘉陵江”、眉山“东坡醉月地”、自贡灯展等夜间消费特色品牌崛起,打造出一批富有烟火气、充满体验感的夜间经济集聚区。

跨界联合备受各行业钟爱,成为今年应对挑战、精准发力的有效途径。4月22日,在成都港汇天地、三圣乡锦城绿道举行的春日营线下活动,由美酒、餐饮、体育等不同领域品牌合作举办音乐节,跨界跨出新创意,颇受消费者喜爱。

记者走访了解到,还有更多基于四川特色,体现巴蜀大地安逸文化、巴适生活的全新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出现在成都街头:售楼部里上演川剧变脸、汽车4S店打造健身空间、大品牌扎堆进入小酒馆……这些创新消费聚合平台,用品质产品、绿色理念、友好氛围搭建起多元消费场景,推动着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
四川消费之“热”:消费升级,激活本土消费市场

四川消费之“热”,传递市场之“暖”。

“今年以来,我们就没有闲下来过。”位于太古里的马旺子服务员小邓说。

在四川各地的热门商圈,吃饭等位的场景一再出现,旅游、电影市场加快复苏。一季度,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74.1亿元,同比增长4.3%。其中,餐饮收入860.1亿元,同比增长9.8%;商品零售收入5314.0亿元,同比增长3.5%。

四川经济在稳步回升中稳中求进,一些城市楼市活跃度回升。一季度,成都房地产销售业绩TOP30企业合计销售金额709.4亿元,同比增加71.0%;3月,成都二手房市场成交达到28188套,环比上涨47.88%,同比上涨103.41%。

4月12日-14日,第108届全国糖酒会在成都举办,三天展期内的观展总人次达38.6万,展览面积32万平方米,创糖酒会历年之最。4月21日,2023“川酒全国行”武汉站品牌推广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,川酒名酒企业及五大产区同台亮相,向外传递独具特色的四川名片,共同擦亮“川字号”金字招牌。

4月10日-15日举行的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,四川42家“高新优特”企业携数百件特色产品亮相,四川造神龙汽车408X车型首发,川酒6朵金花、四川名茶、农特产品在四川馆备受关注。

4月18日,多款“四川造”新车首次亮相2023上海车展,包括沃尔沃、极氪、极星、东风标致、捷达等品牌,向世界充分展示四川力量。

“力争到2027年,四川省消费市场规模突破4万亿元,相当于GDP总量的一半;到2030年,基本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经济中心。”《意见》对四川未来五年的消费工作已经明确,四川将以优质市场环境汇聚国际国内优质商品和服务,以优质消费环境汇聚国际国内消费者。

“围绕加快培育‘蜀里安逸’消费品牌,今年成都将在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、培育国际消费自主品牌、打造具有全球美誉度的消费环境、做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撑功能方面发力,包括加快将春熙路、交子商圈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标商圈,加大对首店经济、夜间经济、总部经济、文旅消费和会展赛事的支持力度等。”成都市商务局分管负责人李玉萍表示。记者 范瑞鸣

(来源:川观新闻)

标签:

广告

Copyright ?   2015-2022 东方商场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